【第一园区网】盘点失败的产业园运营模式(独家)

发表时间:2022-06-27 08:38

      以下是【第一园区网】独家文章。作为中国首家全资源要素赋能平台,我们服务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和智能制造企业,通过打破以往传统僵化的运营思路,以独创的商业模式提升市场参与各方主体的运营效率,在新经济形势下引导资源向最合理的地方流动,最终改善并提升传统招商引资模式,提升产业基金募投管退能力,以及给企业提供真正足以加速的资源要素,最终促进区域经济高效稳妥发展。

     
   最近3年,大型产业园区运营似乎走到十字路口。以华夏等为典型代表的原有的产业+商住模式玩不下去以后,暂时还没有创新的方式异军突起。那些依靠租金存活的小型产业园区,其实是做着低租金或0租金从政府/业主那盘过来资产,再以正常价格出租的买卖,受经济形势影响也不怎么好过。离开舒适区是个痛苦的过程,但也是凤凰涅槃的必要经历。
    不同的园区有不同的成功模式,但失败的案例基本都差不多。我们先来列举一下:
(1)产业勾地得到的商住变现失败
    过往很多园区以产业勾地模式拿到商业和住宅。其中住宅好理解,借着中国近20年来的城镇化,主要热点城市的住宅基本不愁卖,但偏远地区房子去化慢一些。前几年地产火爆时,四五线城市的房子基本也不用太担心,无非就是时间问题,占用几个财务成本。但最近几年,住宅卖不掉可是核心问题。现金流回笼难,项目背负沉重的利息,动不动就是24%的短期借贷利息,分分钟压垮园区方。另外,多数商业有自持和可出售两种类别。随着写字楼饱和,去化速度也在变慢,导致现金流回笼压力加大。
(2)政策没有谈好,常见于新手操盘
    第一园区网也碰到过这样的案例。当初和地方政府谈的很好,但真正房子盖起来了要销售了,发现无法分割。当初和政府签的协议里面,并没有明确可分割销售。如果不满足条件,银行就不会放款,同样对现金流也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分割,又要和政府重新谈一次产业,拖累园区开发进度。这是发生在中部某园区的真实案例,目前该项目已经烂尾。
(3)没有满足当初承诺的产业导入任务
    这个就非常常见了。很多打着不错的IP,其实明摆着为了勾地。但产业方和园区方根本不是一个主体的情况下,产业方未必就一定要入园。利益关系问题最终如果导致分道扬镳,这个园区必然完不成承诺业绩。在销售、去化及取得432许可证等问题上,必然会遭遇阻力。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比例不少。
(4)政企合作关系破裂
    许多企业本来很谨慎,但却坚信地方政府无所不能,地方政府主要官员一拍胸脯,就觉得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一个新城里就要有产业,于是很多企业就被忽悠去了,地方官员承诺在贷款、招商方面做工作,企业就自以为没有后顾之忧。但是,官员是有任期的,一旦调任,很多私人承诺不再算数。另外,地方政府也并非无所不能,不尊重市场规律,不断用地方权力和资源来解决问题,最终不过是不断延后问题的爆发。
(5)基金运作不成功导致产业导入失败
    从2017年开始,基金的募资一年比一年难。除了自己要出资一部分外,地方政府还规定了诸如返投比例、投委会否决票等要求。加上基金业协会执行资管新规,原银行优先级配资不再有效,导致LP稀缺。大量基金无法募资到位,最终导致园区在产业导入时无法给予企业优惠,入园失败。
(6)园区运营是运营,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也不是卖房子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缺的是空间和土地、厂房。园区运营方特别是国企,更多像是甲方,反正企业要来求我拿地。但是,最近几年厂房土地不再那么稀缺的时候,再这样甲方思维就不行了。不少园区运营方是房地产出身,上来就是区位规划、交通等,根本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产业链诉求和发展诉求。另外,很多园区运营方考核的目标是如何快速回笼资金。在同时拿到住宅和工业地时,优先销售住宅回笼资金。而后续的产业导入杳无音信,甚至持续多年。民营园区企业如果碰到这样情况,必然被地方政府设置各种方式给予惩罚,但国企园区运营方,很多情况下也只是一拖了事。更有甚者,在土地大幅升值的背景下还跟政府讨价还价,索要巨额拆迁收益。
    粗略归结下,上述几点是导致园区运营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团队也是一个核心因素,暂且不展开。
    【第一园区网】正在推进全国性的行业发展大会和“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以会议的方式推进产业落地。我们不做传统的产业落地招商工作,通过创新模式为地区赋能,以独创的资源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欢迎各机构、企业和地方政府咨询了解!
    我们的网址是:www.1yuanqu.cn    联系电话:13381002466

0
注册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