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园区】推倒重来!产业园区商业模式正在重新洗牌(二)(独家)

发表时间:2022-04-21 08:21

    以下是【第一园区网】独家文章。作为中国首家全资源要素赋能平台,我们服务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和智能制造企业,通过打破以往传统僵化的运营思路,通过独创的商业模式提升市场参与各方主体的运营效率,在新经济形势下引导资源向最合理的地方流动,最终改善并提升传统招商引资模式,提升产业基金募投管退能力,以及给企业提供真正足以加速的资源要素,最终促进区域经济高效稳妥发展。
    高度:我们站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层面,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宽度:从产业、金融、政策、园区和企业多角度开展研究,打破以往从单一角度开展分析的局部思维
    深度:我们十多年的行业经验,深知企业、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金融机构实际需求,能够从实际出发解决这些痛点
    创新:我们深知过去传统业务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特别在新形势下每个市场主体都要用与时俱进的思路顺应趋势。创新且稳妥的做法,是我们采用的方式


  产业园区目前的痛点在哪里?

  上一期我们讨论了产业园区商业模式近两年面临洗牌重组的压力。除了上一期提到的三点以外,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

  (1)民营产业园区已到存亡边缘,国企市场占有率正在提升

  产业园区是一项长期经营的技术活。以往运营商要么奔着住宅和厂房的快速去化,打造成短平快的项目,要么就是快速把土地/股权变现,抽身离场。究其核心,就是融资周期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把银行项目贷、流贷等方式融到的钱投入产业园区,必然追求快速变现。根据笔者测算,园区从谈判拿地到开工,运营到最后住宅、厂房出清,没有3-5年是不可能的。如果住宅和厂房可以正常销售,不受地方政策阻挠,这样的商业模式还是勉强可行的。但是如果分割出问题或者园区没有完成和地方政府的业绩对赌,招商引资没有完成,麻烦就大了。项目没有落地,住宅和厂房就不让办理预售证,这个对地方政府并没有压力。但是公司融资成本和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可是没法抹去的。加上民营企业前几年融资成本普遍都在12-24%区间,二级开发企业过桥资金甚至远远超过24%,这是根本不可能扛下来的。于是,近两年的某某大厂、某某园区出问题,也就并不大惊小怪。

  相比之下,国企最大的优势就是融资成本和信用度。近两年出现的暴雷事件,国企是很少的。一方面国企可以持续从银行拿到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资金,二是国企在项目落地上享受了更多地方政府的优惠和理解,考核压力并不像民营企业那样苛刻,三是国企在去化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多的照顾和关怀,预售等政策是最基本的,以及办理厂房按揭所享受的银行优惠政策。

  民营企业在上述压力下,转让股权的比比皆是。笔者就不举例了。未来的产业园区,国企或城投主导天下是大概率事件。

  (2)招商难,一年更比一年难

  这一情况同时存在于民企和国企,没有差别。遥想当年,带着某IP给地方政府讲讲故事,放个PPT就能拿地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哪怕是当年成功拿到地的,载体空置比比皆是。一个是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企业扩张和租房诉求降低。另一方面近几年大批量产业园区投放市场,几乎都是奔着写字楼、标准厂房去的。核心地段还好,但是偏远郊区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招商除了给政策以外,传统招商策略也没有调整。几乎清一色的:招商人员跑街+会议招商+领导拜访,还是传统的几样,还是搞关系那一套。至于企业真正的诉求,为什么要在你园区落地,往往被忽视了。厂房、写字楼卖出去就行。活脱脱地产销售的思路。

  如果要讲起来,可以说三天三夜。后面我们再讨论解决办法。我们【第一园区网】已经有一套成熟完整的方案,并不会给园区/地方政府平台带来压力,还可以实现产业升级。

  (3)扩张模式受阻,短期收缩是主流

  不止一家产业园区找过我们,想让我们给出一些解决办法。最好能托管他们的园区,按照固定目标实现去化。至于新园区拓展,在盈利模式没有最终落地,算不过来账的情况下,暂时停止。笔者这几年听过最多的话就是“算大账”。只要去化销售及其他收益能够超过产业投入成本,就可以做。具体公式简化为:

  项目投资收益=(住宅/厂房去化收益+自持物业租金+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土地成本+产业落地费用+管理费用+施工成本+融资成本+IP费用+其他杂费),如果这个收益最终大于0,项目就可以做。可是,按照目前情况,去化收益不一定,自持物业租金不确定,投资收益由于IPO前景不明也不确定。但是后面的成本,每一项都是大数。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很难有园区企业愿意干大票的项目投资。
0
注册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