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辉视点(四十六)】《“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解读之六: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发表时间:2022-03-29 09:08
  机器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注。近几年,机器人产业发展热潮席卷全国,势头迅猛,新设企业不断增多,产业园区接连涌现,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然而,与美、日、德等机器人强国相比,我国机器人企业仍然存在“小、散、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推进强链固链稳链、打造优势特色集群。

  一、骨干企业加速成长,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以新松、埃斯顿、埃夫特、广数、遨博、天智航、优必选、康力优蓝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环动科技等企业专注所属细分领域,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打造独特优势,逐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或者超过国际同类产品,部分技术指标优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埃夫特、瑞松科技、江苏北人、绿的谐波、凯尔达、石头科技等成功登陆科创版。与此同时,伴随产业的不断发展,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或在建的产业园区数量超过80家,其中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昆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等园区发展迅速,日趋成熟。如,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目前落户机器人企业100余家,已形成以埃夫特、行健智能等企业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以奥一精机、翡叶动力、清能德创、固高等企业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以酷哇机器人、星途科技、微云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以瑞祥工业、埃华路等企业为代表的系统集成的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构建了从研发、设计、制造到检测的相对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聚集了400余家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相关企业,包括李群自动化、固高科技、众为兴、汇川技术、逸动科技、松灵机器人、胡桃科技等在业内颇具名气的企业。昆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吸引库卡、柯昆、徕斯、华恒、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新时达、穿山甲机器人、艾博机器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领域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二、产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仍待进一步优化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合作日益加强,但整体上看,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仍待进一步优化。

  1、国内企业“小散弱”问题依旧凸显。近几年机器人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但是多数为初创型企业,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在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核心技术自主性、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国机器人骨干企业虽已认识到构建产业生态圈的重要性,但整合之路仍然艰巨,产业链间的横向、纵向协同合作仍需加强。

  2、园区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仍需警惕。“十三五”时期,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机器人产业在我国迅速升温,各地政府纷纷将机器人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出台多种政策加大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机器人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省、市、县涌现,其中不乏盲目重复建设。

  3、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安全隐忧。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但是整体来看,在高精密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芯片、编码器、紧密齿轮、润滑油脂、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配套产品,以及高端整机产品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发酵,带来物流受阻、进口供货周期延长、进口成本上涨等问题,再加之国际局势趋紧、中美摩擦加剧,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安全隐忧。

  三、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构建良好产业生态体系针对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规划》从企业、集群、产业链三个层面提出了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具体路径。

  一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企业是产业的主体,优质企业作为其中的“精锐部队”,则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应培育壮大优质企业。鼓励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机器人领航企业。推动企业深耕细分行业,加强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在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二是推进强链固链稳链。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安全、稳定、韧性,成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更高要求。针对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问题,鼓励骨干企业瞄准关键零部件、高端整机产品的薄弱环节,联合配套企业加快精密齿轮、润滑油脂、编码器、核心软件等研发、工程化验证和迭代升级。支持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三是打造优势特色集群。打造优势特色集群,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十四五”期间,应推动合理区域布局,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培育创新能力强、产业环境好的优势集群。支持集群加强技术创新,聚焦细分领域,提供专业性强的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完善技术转化、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培育特色集群品牌。
0
注册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