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辉视点(四十三)】《“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解读之三: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发表时间:2022-03-29 09:05
  基础能力决定了一个产业的整体素质、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它不仅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工艺和产业技术,还包括基础工业软件、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情况等等。基础能力不足,不仅会限制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度,也会为产业安全埋下隐患。“十三五”以来,在持续的市场需求刺激及有效的政策支持下,我国机器人行业的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取得实质进步,高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产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也已建成并全面开展服务。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还远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为此,《“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将“夯实产业基础”作为未来五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重点从“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及“提升检测认证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战略路径及措施建议。

  一、补齐短板弱项,为产业发展强本固基

  “十三五”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关键零部件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部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国内市场满足度不断提高。如,南通振康的RV减速器以超短交货期、高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获得多家机器人厂商认可;苏州绿的谐波减速器在精度、寿命、稳定性、噪音等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产品水平,打破了日本哈默纳克的独家垄断;埃斯顿开发了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功率范围、额定扭矩及最大扭矩、额定转速及最高转速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可与日系同类产品相媲美;清能德创研制的机器人伺服驱动器得到国内厂商高度认可;固高科技的机器人控制器已实现从3轴到8轴各类机器人的全面支持。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一些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及工业软件等领域短板问题突出。

  “十四五”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跨越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必须下大力气狠抓产业基础能力建设,通过用产学研联合攻关,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开发机器人控制软件、核心算法等,提高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智能化水平,为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机器人在高性能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新型传感器、智能末端执行器等六大领域的研究重点。

  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完善、有效的机器人标准体系是支撑机器人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支撑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支持下,于2021年12月新成立了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委会的成立,对于进一步完善机器人标准体系,开展急需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制修订,规范国内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市场,加强机器人国际合作,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我国已发布百余项机器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包括机器人基础类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关键性能标准、设计类标准等。与此同时,为加强机器人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团体标准对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的能力与水平,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机器人行业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也积极在积极推进团体标准制订,截止到2020年底,联盟已发布17项机器人及机器人相关标准,13项联盟团体标准立项并在编制当中。

  虽然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相较于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标准还不够完善,还存在部分领域标准缺失、滞后、系统性不足等问题,行业标准化工作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行业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但不同应用下的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却未能及时跟进,不能起到有效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服务机器人领域,目前也尚未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服务机器人安全标准体系(包括使用者的安全、本体的安全及服务机器人对于人类社会的安全要求等)及评价体系,无法对国内机器人企业开拓市场,获取市场信任提供助力。与此同时,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及可靠性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相关的检测与评估方法标准等研究也亟待制定。因此,《规划》将“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力争构建能满足市场需求、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的机器人标准体系。

  三、加强检测认证能力建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机器人检测认证,构建完善的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机器人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我国机器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提升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能力,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TCAR)等,开展机器人产品、零部件等检测认证服务。2016年11月,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认监委联合向社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认证(CR)”标志。截至2021年底,共发布中国机器人认证(CR认证)实施规则13份,累计发放CR认证证书350张。

  不过,整体而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检测认证工作尚处在成长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例如,国评中心目前虽已全面开展检测服务,但其试验检测能力仍有待提升,部分关键零部件检测能力缺失,控制器、减速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机器人通信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基础共性测评技术能力仍有欠缺;机器人新的应用场景所需的特定检测能力缺失等。此外,在认证方面,也存在机器人企业检测认证积极度不高、机器人产品认证覆盖率低、用户在质量采信上缺乏充分有效信息和数据等问题。

  我国机器人产业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除了要攻克技术上的难关外,亟需通过不断完善试验检测认证体系来为其保驾护航。因此,《规划》提出要将“提升检测认证能力”作为未来五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检测认证能力建设。一是鼓励企业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试验验证能力建设,完善内部检测制度,强化产品检测,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二是完善和提升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在关键零部件检测、基础共性技术测评、面向新应用场景的特定检测等方面的试验检测服务能力,满足企业检测认证服务需求。三是要推进中国机器人认证体系建设,持续提升CR认证品牌影响力,不断完善我国机器人质量监督体系,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规划》的实施,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我国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自主掌控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
0
注册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