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辉视点(四十二)】《“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解读之二: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2-03-25 08:52

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机制在探索中逐步建立,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前沿技术探索,再到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机器人产业创新环境得以不断优化,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系统分析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应重点实施的五项主要任务。其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被列为未来五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并从“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创新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一、创新驱动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并将其列为新时期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十九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将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提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其产业创新与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还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当前,我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美好生活新图景,迫切需要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强力支撑。因此,不遗余力地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实现技术突破与发展,将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在机器人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是指广泛应用且制约产业未来发展进程的技术,具有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前沿技术(领域)则是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超前布局以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佳赛道。“十三五”期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下,一系列重大研发计划、科技专项等得以设立,机器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机器人本体优化设计、动力学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集成应用规划设计等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机器人类人感知认知与学习、人机共融、人工智能等多项新一代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纵观当今国际形势,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洪流之中,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均将机器人作为抢占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和焦点,加紧系统谋划和政策支持。要实现“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目标,我国机器人产业必须牢牢把握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加大攻关力度,掌握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技术、机器人模块化与重构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技术、机器人轻量化设计技术、信息感知与导航技术、多任务规划与智能控制技术、人机交互与自主编程技术、机器人云-边-端技术、机器人安全性与可靠性技术、快速标定与精度维护技术、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技术、机器人自诊断技术等共性技术;把握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加紧对机器人仿生感知与认知技术、电子皮肤技术、机器人生机电融合技术、人机自然交互技术、情感识别技术、技能学习与发育进化技术、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微纳操作技术、软体机器人技术、机器人集群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做好前沿技术储备。同时,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技术大趋势,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融合应用,提高机器人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强化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三、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技术创新供给能力

要实现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绩显著,各类机器人创新平台得以搭建,产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研究、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打破,产业安全与发展隐患犹存。究其原因,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尽管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863”计划中安排的机器人研发课题主要采取跟踪国外高技术的模式,在机器人体系结构、控制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由于我国机器人市场形成较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产品迭代更新慢,影响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缺乏自主和原创性成果。二是产学研脱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机器人科研方面硕果累累,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但与企业、市场协作不够紧密,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三是研究缺乏持续支持。政府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缺乏长期系统性协调机制,对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持续支持,无法有效支撑产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机器人产业必须在“十三五”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硬件、软件基础,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新技术应用,形成产学研用结合、梯次有序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体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发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作用,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有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二是要打造强大的企业创新主体,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一方面,通过鼓励骨干企业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整合机器人研发设计所需各类资源,开展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研究,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应用需求快速研发设计出符合不同行业实际的新产品,缩短机器人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提升研发质量。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努力,力争到2025年,将我国打造成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

0
注册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