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辉视点(四十)】政府引导基金已步入大范围调整期!

发表时间:2022-03-23 09:02

依据中基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3月18日发布的最新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截至2022年2月末,中基协系统统计的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计24,683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126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5,037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511家),存续私募基金总规模为20.37万亿元。


要知道,上述20余万亿规模的备案私募基金中,包含了不小体量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而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21年政府引导基金数据盘点报告,可以看到的参考数字是:2021年,我国累计共设立1,988只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约12.45万亿元人民币,认缴规模(或首期规模)约6.16万亿元人民币(据清科研究中心的说明,该政府引导基金历史数据有进行调整)。

2021年,新设政府引导基金115只(同比上升2.7%),目标规模约6613.62亿人民币(同比上升7.0%);已认缴规模约3831.9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0%)。

如将上述的两厢数据进行对比,那么,目前存续的备案私募股权类基金中,可能有近一半的出资体量,源自各类、各层级的政府引导基金。

从2014年开始的飞速“上扬”,到2021年几乎回落到同一体量,政府引导基金大约7年时间的粗犷发展,刚好是一个封闭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的存续周期,也是一个“七年之痒”。

当初是“你情我愿”:政府引导基金希望借助政策和资金杠杆,撬动GP的基金和项目在当地落地;GP们也拍着胸脯,承诺能拉动/落地多少体量的区域经济。


而如今,随着大量政府引导基金已出资子基金向退出期迈进,GP与引导基金的“亲密”关系,出现了多重目标下的尴尬窘境。

七年之痒后,双方都进入换挡期

任何资金,本质上都有“属性”。不同于纯粹追求财务回报的市场化LP,引导基金的设立,天然就带有多重目标。
 
如,“引导社会资金、优化配置方向、扶持中小企业、协调区域发展”,等等,直白一些讲,引导基金是要实现各类资源的“区域招商落地”,在“合规”为前提的基础上,财务回报并非其第一诉求和首要目的。
 
出于特定区域、特定产业聚焦发展的“引导”目的,引导基金通常会对子基金的注册、投资地域、投资方向、投资阶段、返投比例等有一定限制或要求。而先天受限的资金,也必然导致投资质量的参差不齐。

数万亿级别的引导基金体量里,恐怕只有极少数的GP,能提前、或在基金存续期到期时,及时返还出资本金。大部分基金,实质上难以退出,包括众多头部GP在内的基金,要么业绩惨淡,DPI数据遥遥无期,要么还需要在如今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给予更长的等待期。
 
对于以地方财政为基础的区域政府引导基金而言,当初是财务回报可“让利”,如今,则无疑面临“政府资金投资效率不佳”的煎熬困境:基金返投承诺不能实现、到期基金回流资金有限,财政投入无法实现正向循环,钱要越投越多,“让利”无望,“退出”无期。

可依旧有众多不明真相、被媒体的数字游戏迷惑的人群。
 
就在去年,区县级引导基金还被众多GP们火热期盼,认为他们或将是GP募资的新增长极。如今看,引导基金不仅将迎来业绩大考,还将迎来明确的换挡收缩与路径分化。就IIR的观察,至少已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波将迎来存量优化(重组),一波将开始转战直投。

一波“进攻”,一波“撤退”

对于优势地区、良好业绩的区域引导基金而言,天平的重心,必将倒向“直投化”。

继去年11月,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天使母基金”)发起设立首支天使直投基金——深圳市天使一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据新闻稿,该基金启动了市场化募资,三个月时间募集完成3亿元规模;基金将遴选子基金已投或拟投项目,进行同轮次或后续轮次的投资)后,近日,广州市科技局也制定了《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4月16日前公开征求意见),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也将开展直投(“母基金直投”)。
 
而更早开始、且更为普遍的政府引导基金大趋势是:大量区域引导基金,将纷纷启动引导基金的存量优化。

去年7月,浙江省出台办法(《浙江省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将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省农产品流通基金等整合组建成省产业基金;8月,福建省出台方案(《福建省级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方案》),拟整合6只基金;年底,上海市两大国有科创领域的引导基金/母基金投资平台——上海科创集团与浦东科创集团进行重组,诞生新上海科创集团;今年1月底,湖北省新的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完成组建;3月中旬,贵州省也出台方案(贵州省产业类基金及绿色生态环保类基金设立方案),明确新设和保留共三类基金,现存的16只存量基金中,13只将面临清查(新设产业和绿色生态环保两类共5只基金;保留基础设施建设类基金3支)。

一波“进攻”,一波“撤退”,这将导致的尴尬结果是:如今市场上虚虚实实、宣传“百亿”规模、很多机构仍以为可以“挑三拣四”、吐槽“返投”和落地政策、以往还拿着“认缴出资承诺函”等待你补齐“剩余资金缺口”的地方引导基金,或将消失殆尽。
如何看清?

这对于深度调整的市场,是好事吗?长期来看一定是。引导基金的“引导”将更加理性,重整后的平台,也将进入新的资金循环期。

但在此之前,如果你是正面临“僵局”的地方引导基金/政府基金,你正处在哪个阶段、哪个层级,拿着多少薪水,又面临怎样的“绩效考评”?

而如果你是高喊“募资难”的GP,当下的阻力如何破解,各地不合理的政策有何优化建议,遍布全国的引导基金格局,你将如何看清?

答案不辨不明。

0
注册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