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园区】“合肥模式”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独家)

发表时间:2024-01-02 10:09



      以下是【第一园区网】独家文章。作为中国首家全资源要素赋能平台,我们服务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和智能制造企业,通过打破以往传统僵化的运营思路,以独创的商业模式提升市场参与各方主体的运营效率,在新经济形势下引导资源向最合理的地方流动,最终改善并提升传统招商引资模式,提升产业基金募投管退能力,以及给企业提供真正足以加速的资源要素,最终促进区域经济高效稳妥发展。
      我们面向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的主要业务包括:
  (1)行业峰会/论坛
  (2)产业规划/培训及咨询
  (3)招商引资/重大产业导入
  (4)基金业务(托管/设立及咨询)
  (5)新基建/智慧城市
  (6)融资/发债支持
  (7)园区托管/运营
  (8)入园企业孵化/股权融资

   接着上一篇文章,我们继续分析。产业基金从资金层面吸引企业入驻当地,为当地贡献税收就业和GDP。这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是没有问题的。企业拿到钱后用于扩张,宽信用对企业是加速器,推动企业快速成长。这方面“合肥模式”无疑是成功典范。
  我们先提一下这个“合肥模式”,知名度颇高。这一模式为合肥当地做出了较大贡献,也是合肥实现产业经济大跨步发展的重要方式。第一园区网并不是在这里一起唱赞歌,而是冷静分析“合肥模式”的本质,以及其他地方政府可以学到哪些经验。
  新华社对“合肥模式”解读是这样的:以尊重市场规则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资本纽带、股权纽带作为突破⼝和切⼊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增资或国企战略重组整合打造国资平台,再推动国资平台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通过直接投资或组建参与各类投资基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地⽅招商引资,形成产业培育合⼒。简单说就是“⽤股权投资的思维来做产业导⼊,再⽤投⾏的⽅式做产业培育”,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地⽅招商引资,形成产业培育合力。
  这里面涉及几个要点:
  (1)好项目好企业
  根据合肥当地的需求,重点承接显示、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前期规划做的比较扎实。打破常规,地方政府外聘了100余位企业家作为招商顾问,依托专业团队论证把脉。京东方、蔚来等,各位已经比较了解。
  (2)灵活运用金融工具特别是产业基金
  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注入支持。合肥市国资委组建了三个投资平台合肥产投、合肥兴泰、合肥建投,通过与中信、招商等头部投资机构共同设⽴近千亿元的产业基金群。以资金赋能的方式给企业支持,自然企业也就愿意落地合肥。另外,项⽬成熟运转后,当地遵循“不谋求控股权,产业向好发展后及时退出,再投⼊到下⼀个项⽬”的基本路径,设计了完善的国资退出机制,也保障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目标。
  (3)核心硬条件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本身就具备相当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上述两个要点放大并且有力宣传了合肥硬条件优势,客观放大了对企业的吸引力。合肥既是安徽省的⼏何中心、省会城市,⼜是长三⾓的副中⼼城市。基于这个天然的优势,合肥采取了“虹吸省内的高端资源、承接江浙沪的外溢产业”战略,建国初期国家从上海搬来了56家⼯⼚企业,便是合肥⼯业的第⼀桶⾦。有地缘优势的合肥市趁势⽽上,精⼒向⼯业集中,资源向⼯业汇集,政策向⼯业倾斜,吸引了惠⽽浦、海尔、美的、格⼒、TCL、美菱、三洋等知名家电企业在合肥落户⽣根,逐渐发展为“中国家电之都”。后来也将发展重点放在⼯业制造业、信息科技产业。
  (4)高等院校集中,人才密集优势
  合肥有中国科学技术⼤学、安徽⼤学、合肥⼯业⼤学、安徽医科⼤学、安徽建筑⼤学等54所⼤学,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标准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等3个国家实验室,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6个国家⼤科学装置,有59个院士工作站,是中国第⼆个国家科学中心。
  (5)地方观念的转变
  据第一园区网了解,合肥本地无论是哪个部门,都有招商任务。每一名政府官员,都背着给合肥招商引资的要求和压力。虽然非招商部门考核压力并非像招商部门那么大,但相关政策给予的激励和关注,无疑是很多地方政府所不具备的。第一园区网2021年去合肥考察,当地政府领导在了解到有重大项目可能落地的情况下不到两个小时就快速组织起一次跨部门协调的会议,立即对项目开展沟通和判断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印象深刻。
  (6)“合肥模式”是经验而非神话
  人们总习惯对成功者给予赞叹,认为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其实不然。光芒可以掩盖黑暗,但是不代表黑暗不存在。即使是合肥模式,也出现过失误。熔盛重⼯、赛维则是投资失败的典型案例。我们不必苛求。
  那么,新形势下“合肥模式”是否还具备参考意义,其他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学习经验打造自己的竞争力?第一园区网认为,形势已经较几年前有较大变化。合肥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要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路来。否则就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1)新经济形势下,资金对企业的加速作用已经不那么重要
  不用说太多,目前经济形势下企业最重要的是订单、物流和发展信心。当然,资金作用也非常重要,至少现金流可以帮助企业扛下去。但是,在加速企业发展作用上,现金流已经没那么重要。活下去的价值已经大于扩建产能抢占市场。因此,基本的投资逻辑和企业需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后来者要避免东施效颦。如果也设立非常庞大的产业基金来投资项目。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也许可以扛下去,但不会有太大收获。
  (2)地方财政今非昔比
  合肥当年举全市之力,停掉地铁修建进度而投资京东方等大型企业,当年的财政可不像目前。况且,显示产业动辄100亿以上的投资规模,哪个城市可以随便拿出来几十个亿跟投?
  (3)城市格局和行业分布有今昔之别
  当年全国显示、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特别是显示产业经历了京东方、康宁等巨头企业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如今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增长速度减缓,落地需求也有所下降。行业分布上,各核心城市的重点产业基本已经成形,再想打造城市级的重大产业,一个要看增量另一个也要看产能的饱和度。
  (4)合肥的地理位置绝佳,具备成功必要性
  这才是合肥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承接长三角以及部分北上广深优质项目,2015-2020年发展速度飞快。换成一个偏僻的四线城市,很难有这个天然优势。你总不可能在遥远的西北地区非要发展半导体芯片产业,根本不现实。
  (5)合肥的成功,实际上是对企业赋能获得成功,抓住了企业的痛点
  高速成长的企业需要快速扩张,这是事实。恰好合肥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坚决给予了资金支持并解放政府招商思维。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把握企业需求是产业园区乃至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能顺利落地的必要条件。企业需求有很多种,资金、订单、技术、品牌、市场等等。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需求不一样,因此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也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策略,通过满足企业需求来实现共赢。而不是之前纯粹卖地卖房子。
  话说回来,未来一段时间,土地和物理空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都会越来越小,如何满足企业需求,拿什么满足企业需求,如何实现共赢将会是各地重点思考问题。

请收藏我们网址  www.1yuanqu.cn(谐音:一园区)
    欢迎有兴趣的地方政府平台/产业园区加入我们微信群,共同探讨!
    加以下微信,拉您进群

0
注册
登陆